英国本科申请,尤其是顶尖名校申请,近年来呈现越来越卷的趋势,要想申到理想的大学,仅有优秀的成绩是不够的,申请者还要多方面展现出自己的学术潜力和综合实力。于是,很多高中生为了英本申请,需要提前做各种准备,丰富自己的背景,在这些准备中,经常被提及的一个加分项就是EPQ。
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聊一聊,关于EPQ项目的那些事儿。

首先,什么是EPQ?
EPQ的全称是Extended Project Qualification,是英国A-level考试局为学生提供的拓展性研究项目,于2006年被Sir Mike Tomlinson推出,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16~19岁青少年的综合能力发展,让他们在修读A-level课程的同时,可以根据自己所学课程或者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自由选择一个课题,进行研究。EPQ项目类型有四种:
1.Dissertation
2.Investigation
3.Performance
4.Artefact
根据自己所选择的项目类型,学生需要将调研的过程和结果汇总成一篇约5000字的research paper,或者是一篇1000字的research paper加上可以展示的artefact,最后再做一次10~15分钟的口头汇报。
EPQ选题没有限制,一般学生会结合计划申请的大学专业来进行选题,比如一个学生希望申请计算机相关专业,那么可以选择一个IT技术话题作为研究的主题。
EPQ是一门无需参加笔试的科研项目课程,基于EPQ项目研究的质量和汇报演讲的表现,学生会拿到自己的评分,评分从高到低为A*- E,EPQ成绩可以兑换成UCAS分数,比如A*可以兑换成28分的UCAS分数。(注:UCAS分数是英国大学录取学生时的重要参考数据,越是竞争越激烈的大学,对申请者的UCAS分数要求越高。)

那么,做EPQ项目具体能够给学生带来哪些优势呢?
EPQ课程能够向大学展现出自己对相关话题的兴趣、科研能力和写作能力,让自己在大学申请竞争中更具优势。大学招生官在审查学生提交的申请材料时,并不仅仅着重于考试分数,毕竟能够考高分的人数绝对多于大学实际的招生名额,招生官更希望通过提交上来的信息,去找寻那些对自己所申请专业有着真正热情,以及具备独立学术研究能力的候选人。
在上文对EPQ课程的介绍中,小编有提到,EPQ项目分数可以换算成对应的UCAS分数,计入学生的UCAS总分,UCAS总分其实就量化了一个学生在申请时的竞争力。英国很多大学都鼓励学生选择EPQ项目。牛津大学建议学生在写个人陈述时能够联系自己做EPQ的经历,剑桥大学鼓励学生做EPQ项目,因为它能够帮助学生锻炼高等教育所需的独立研究能力。
甚至,如果学生在EPQ项目中获得高分,能够让一些大学对该学生进行降分录取,罗素集团成员南安普顿大学就指出,如果考生做了EPQ项目并得到了A,他们会考虑对该学生的录取分数降低一个等级,比如一个学生所申请专业对A-level分数的最低录取要求是AAA,但是一个考了AAB的学生就可能因为在EPQ中的高分拿到offer。

那么,如果学生选择做EPQ项目,需要如何启动,并获得高分呢?
确定主题方向
请大家一定要注意,所选的主题不能完全是A-level课程中教授的内容。建议学生们结合自己计划申请的大学专业来做决定,可以查看自己目标大学的目标专业第一年的课程设置。之前有过这样的案例,有学生的EPQ项目覆盖了一部分自己目标专业第一年要学的内容,因而直接获得了大学无条件录取通知书。紧密联系目标专业能够让大学看到一个学生对于该专业的真实兴趣和热情,为自己的大学申请助力。
确定具体题目
在确定了主题方向后,接下来需要确定的就是题目了,并且要让题目越具体越好。比如,如果想探讨除地球以外,其它星球上是否有生命,那么“Is there life on other planets? (其他星球上有生命吗?)这个题目就显得很宽泛,不如将题目设定为“How much difference has the discovery of exo-planets made to the probability of there being life on other planets?” (系外行星的发现对其他行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有多大影响?)。一个清晰具体的题目,能够让你设定更清晰的研究计划,研究的质量和最终的得分也会更容易得到保证。
需要注意的是,题目一旦设定,并不是不可改动的,学生们可以在研究的过程中,对题目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题目能够最贴切地反映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结果。有些时候,学生们发现自己在研究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没有预见到的限制,因此不得不对题目进行调整,这其实是一种积极表现,也真实地反映出现实世界中,人们在做学术科研时会遇到的问题,学生可以把这些过程记录在最终的报告中,有时还会因为这些积极的调整而得到更多的分数。
制定计划
制定计划是EPQ项目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能够帮助学生得到很多的分数。在制定计划时,可以做成思维导图,流程图甚至列表,要考虑到每个细节,从研究的各个方面到最终论文的大纲等等,这些计划能够成为自己EPQ项目的佐证。随着研究的进行,也许你会得到一些新的想法和启发,随之不断地优化调整自己的计划。
选择做artefact还是research paper?
这两者的显著区别在于,如果做artefact,学生只需要写1000字的报告,并且在最后的汇报中展现自己的作品,比如一个网站、纪录片、杂志、艺术品等等。如果做research paper,那么学生需要写一篇5000字的论文,来阐述自己的研究。无论是做artefact还是research paper,学生都需要记录自己做项目的过程,并在自己的报告中加入相关的佐证,体现出遇到的困难、突破等等。
设定时间节点
一般学校会给学生们设置EPQ项目的关键时间节点,但是小编建议大家可以设置自己的时间节点,自己设置的时间节点可以放在学校给的最后期限之前,这样能够避免拖延,合理分配时间,不要到临近提交时,不得不匆忙追赶,影响完成度和质量。
上文有提到,学生们要做好自己的计划,其实在做计划时,最好就在计划中每个小项旁边,写下自己设置的对应节点,尽最大努力按照自己设置的内容执行,这样你就能发现自己的研究节奏有条不紊,且进展迅速。
资源引用
在做研究时,一定要挑选合适可靠的资源。比如,如果EPQ的主题是历史相关话题,那么很多书籍就是比较好的参考资源。如果研究的是科学类的主题,那么一定要确保自己的研究有相应的数据支撑,比如问卷、调研或者科学实验的细节。
在找相关资料和数据时,要确保来源的可靠性,比如一些小报和网站,为了吸引读者,经常会夸大说辞,还有一些媒体,有着明显的政治倾向,报道的内容并不中立客观,所以在引用时需要谨慎。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能够得到高分的研究,在引用上一定是多样化的,包括书籍、杂志、论文、网站、报纸等等,这也能够体现出学生检索信息的能力。
完成报告
在写报告时,一定要列好大纲,让自己能够在字数范围内,最大限度地阐述清楚自己的项目研究过程和结果。在写作时,遵循清晰的结构,一般报告中包含以下内容:
引文部分介绍自己的主题、目标、报告的结构、关键术语解释、并提及你在研究中所使用的资源;
接着讨论自己的参考文献和资源,你是否同意它们的观点,讨论其中存在的偏差等等;
如果在研究中涉及到问卷调查或者科学调研,需要进行相应说明,同时也要解释自己为何采用这些方法,而不是其他方法;
对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时,可以讨论一些潜在存在的问题,让你意外的发现,或者一些非典型的数据;
最后,要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建议,并且可以讨论哪种解决方法可能会更有效,如果在研究中没有发现问题,就可以直接总结自己的发现和结论。
汇报演讲
可以使用PPT、海报或者短视频等工具来辅助自己的汇报,汇报内容可以包括:
1. 简明扼要介绍你的研究项目
2. 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
3. 你的研究目标是什么
4. 你做了哪些工作以及有了什么发现
5. 做的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
6. 通过做这个EPQ项目,你收获了什么,这对你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有什么样的积极影响

以上就是小编对EPQ项目的介绍和建议,希望能够帮到那些计划做EPQ项目或者正在做EPQ项目的同学们,也祝愿大家都能做好自己的研究,为大学申请增加更多的亮点和胜算。
